安徽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是一個集金融信托、證券投資為一體的地方大型金融企業;上海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個擁有15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以生命產業和紡織產業為雙主業的國有特大型骨干企業。提起這兩個大企業,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我校校友,原安徽國投總經理、黨組書記,原上海中國華源集團副總裁、黨委副書記盧繼延。
盧繼延,1944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含山縣。1965年考入我校無線電通信專業,1970年7月畢業后留校任教。1976年盧繼延調回家鄉合肥,先干技術工作,而后長期擔任領導工作。他是一名非常嚴謹、干什么事都有模有樣的人。在他從事技術工作期間,曾有2項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成果獲安徽省科技成果獎。
今天的盧繼延已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尤其在金融界更是頗負盛名。他硬是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自身的“轉軌變型”。
盧繼延說這一過程靠得是工作上的壓力和持之以恒的學習。“我是從教師到工程師,再轉為從事金融外貿企業管理者,顯然職業的跨度是比較大的,工作需要,壓力又大,我下決心開始重新學習。”
從1985年春天盧繼延邁入安徽國投起,他就為自己制訂了周密的學習計劃,開始堅持不懈地學習。他渴望通過努力,靠近并駕馭這一陌生而又充滿吸引力的嶄新領域。工余、假期都被他用來學習了,出差在外,也首先要把看的書放進行囊。
憑著堅強的毅力,盧繼延先后攻讀了會計學原理、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哈佛管理全集等20余部專著;參加了多種金融和貿易研討班的學習。他走向臺前,大膽地實踐,進行業務談判、簽約和合同執行;寫下了數10萬字的讀書筆記和工作體會,并在有關刊物上發表了多篇經濟論文。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十幾年鍥而不舍的理論學習研究,不同層次的工作實踐,使盧繼延理論功底日益豐厚。他熟悉金融運作規律,了解國內金融市場的政策和環境,熟練掌握了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業務,并具有了讓人稱道的組織和實際操作能力。盧繼延由“門外漢”變成了金融經濟領域的行家里手。
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1992年初,年富力強的盧繼延出任安徽國投總經理、黨組書記。當時的安徽國投是一個總資產為3.3億元、年利稅僅為383萬元的年輕弱小的地方金融機構,盧繼延苦苦思索如何盡快把這塊“蛋糕”做大做好。
此時正是鄧小平南巡并發表重要講話之時。“借得南風來,發我枝上花。” 盧繼延果斷地抓住機遇,適時地提出“以安徽為中心,向沿海和海外延伸發展”的經營戰略,主持制定了“加強經營,調整投資,發展貿易,提高效益”的“八五”經營方針。
盧繼延深知:興業之要,惟在人才。他在安徽國投堅持“舉賢薦能,不拘一格”的人才戰略。努力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看其主流,用其特長;領導干部有破格提拔的,有降級使用的,還有免職待崗的。員工們說,在安徽國投“人人都要做好當舵手的準備,每個人都會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革故鼎新,用制度管理企業,這是盧繼延的管理理念——推行包括法人、委托代理人負責制,審計稽核制,崗位技能工資制等8大制度在內的“安徽國投機制”;制定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勞動人事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內部制衡機制,形成業務——職能部門——公司領導三級風險防范網絡。
盧繼延還通過制作數學模型,設計出利潤累進考核體系和獎懲兌現方案。由他培育的“團結、精業、務實、開拓”的安徽國投精神,使得公司逐步走上了高層次、文化型發展的軌道。
我們不再敘述盧繼延如何以現代企業家的魄力在經濟大舞臺上運籌帷幄,叱咤風云;如何精致經營,不斷創新信托品種和服務手段,興辦高新科技、出口創匯項目,在海外開始扎實的產業資本運作的奮斗過程。我們只關心他奮斗的結果:“八五”以來,安徽國投累計為企業籌措人民幣資金近百億元、外匯資金2億多美元;到2000年安徽國投的總資產已達103億元,年利稅6.71億元。從1996到1998年,公司連續3年被省政府綜合考評為優秀企業,公司和盧繼延本人分別被省政府記集體二等功和個人二等功。
2000年7月,盧繼延奉命出任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開始了他人生歷程中的又一個精彩。多年的為政生涯,形成了盧繼延富有個性的領導風格。他深入到集團各企業進行調查研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他仔細考察境外企業投資環境和現場情況,提出自己的建議,有效地規避投資失誤。為集團的增資擴股和未來的海外上市開展有效的工作;作為金融界的強人,盧繼延始終把風險防范作為常抓不懈的主題,他超前的戰略意識、大型多元化發展企業管理的豐富經驗為確保集團穩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集團的紀委書記,這位在學生時代就入黨的老黨員深知這一擔子的份量。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廉潔自律,重視建立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保護國有資產安全,創造著企業穩定良好的內部環境。
到2005年,盧繼延來華源集團已是第5個年頭了。這5年,是他和他的同事們大干事業的5年,也是華源事業蒸蒸日上的5年。2003年中國華源的總資產達414.2億元,職工逾12.5萬人,海外華源企業和分支機構遍布北美、歐洲、西非、中亞、東南亞等地。2004年華源集團更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6億元,列中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第27位;按行業統計,列醫藥制造業第一位和紡織業第一位,成為了中國醫藥、紡織行業的旗艦,集團醫藥產品出口額、紡織品銷售收入和出口交貨值均處于全國前位。
盧繼延說:“我不管做什么事,都做到了兢兢業業一絲不荀。”正是這種“在其位,謀好職”的美德激勵著盧繼延和他的同事們以堅定的信念,在商海中書寫華源的燦爛。
(王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