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以身作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宣榮喜時刻提醒自己:人格要高尚,儀表要整潔,態度要和藹,學識要豐富,胸懷要寬廣。他也時刻約束自己:不浮躁,不攀比,不發牢騷,不隨波逐流。宣榮喜說:“作為教師,要做到教好書育好人,需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起到表率作用。”
老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動作,一句話,學生都可能會記得一輩子。而宣榮喜用自己的親身行為為學生樹立了好榜樣。有一個班級剛開課時學生上課遲到現象比較嚴重,后來,同學們發現宣榮喜總是提前很早就到教室做上課的準備工作,老師的這一舉動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學生說,老師都能來那么早,我們做學生的更不能遲到。于是,這個班的遲到現象逐漸消失,不僅提高了到課率,班風也得到極大的改善,期末考試時多數學生成績都達到了優良。
2008年,宣榮喜犧牲暑假休息時間,在實驗室和學生一起研究競賽選題規劃、實施方案、軟硬件設計及調試方法等,有時為了解決一個技術難題甚至忘記了吃飯。他的工作態度深深影響著學生,為學生樹立了榜樣,學生都非常努力工作。
關愛學生,良師益友
面對學生,宣榮喜從不擺架子,而是用心去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宣榮喜與許多學生經常通過郵件、電話或面對面進行交流。只要學生提出問題,宣榮喜都會花時間去解答。他的學生曹世杰說:“不同于傳統印象中的教授,宣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和藹可親。而在之后的相處中,我發現宣老師更像是我們的朋友、長輩。博學的宣老師是我打心眼兒里崇拜的人。”
在講授“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課程中,有一個學生不能理解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內容,甚至想放棄該內容的學習。宣榮喜知道后,主動找到這位學生交流匯編語言設計的重要性、程序的邏輯結構、程序的設計技術及程序的調試技巧等,讓學生從小型程序開始進行編程實踐,并一起排錯。整個過程他都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創新想法,成功實現了程序的預定功能后,這位學生感到匯編語程序設計非常神奇和有魅力,不僅在期末時取得優異成績,還在研究生學習期間選擇了嵌入式研究課題。
除了教學,宣榮喜還熱心參與學生實踐活動,指導國創和競賽項目。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他重視引導學生做好選題工作,把握好項目的整體規劃,進行階段性總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遇到困難時,宣榮喜都會毫不猶豫、耐心細致地給予幫助。有一個學生看到一本很喜歡的專業書想買來學習,但因書價較貴,最后遺憾地放棄。宣榮喜知道后,就將這本書買來送給了這位學生。研究生剛入學選課時,為了方便學生選好課,宣榮喜為大家找來往年的課表作為參考,并提出中肯的意見。他的研究生白敏說:“宣老師品德修養很好,同學生病時,宣老師還會特意打電話問候。我在找工作時,宣老師還在百忙之中幫我分析并給出建議。”
宣榮喜的課代表王佳寧說:“因為我們班周日有實驗,恰巧上機也是在周日,為了保證大多數同學都能夠兼顧兩件事情,宣老師向同學們征求意見,并反復確定多次。他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對學生的關心讓我們十分感動。”
潛心科研,永不止步
堅強的意志、嚴謹的學術態度、敢于面對失敗的教訓、創新意識及團隊協作精神,激勵著宣榮喜在科研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取得累累碩果。
宣榮喜主要科研方向是電力電子智能控制技術、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硅基高速半導體器件與集成電路。他主持或參與承擔了國防973、國防預研、國防重點實驗室基金、橫向等20多項科研項目,經費達800余萬元,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
除此之外,他還在《Chin.Phys.B》《物理學報》《半導體學報》《電子學報》等核心刊物及國際會議獨立或合作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SCI及EI檢索60余篇。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2013年,宣榮喜作為主要參與者的《應變Si材料與CMOS關鍵技術研究》獲得教育部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
談及諸多的科研成果,宣榮喜謙虛地說:“我們團隊能有今天良好的局面,離不開張鶴鳴教授的奉獻,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團隊的建設和發展上。團隊中的胡輝勇教授成長迅速,敢于承擔重任和開拓創新。我近年來做了一些工作,但還是不夠,我會繼續努力。”
精益求精地授課,盡心盡力地育人。“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絕不辜負教師稱號。”宣榮喜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文/西電新聞網·李夢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