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療微納電子學——類腦芯片與人體植入芯片
講座名稱:生物醫療微納電子學——類腦芯片與人體植入芯片
講座時間:2019-11-08 14:00:00
講座地點:南校區G420報告廳
講座人:莊奕琪 教授
講座人介紹:
莊奕琪,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主任、國家級集成電路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寬禁帶半導體與微納電子學”高等學校創新引智基地主任等。先后于1982年、1986年 和1995年獲得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微電子技術和光電子專業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入選機電部優秀科技青年、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及特聘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陜西省教學名師等。
自1982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留校工作以來,長期從事微電子學科的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曾主持完成科研項目50多項,其中9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及全軍科技進步獎,獲發明專利授權3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有近100篇被SCI、EI收錄,出版有《半導體器件中的噪聲及其低噪聲化技術》、《微電子器件應用可靠性技術》、《藍牙夢想與現實》、《電子元器件可靠性工程》、《納米電子學》和《電子設計可靠性工程》等多部專著,其中《電子設計可靠性工程》-書于2017年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指導的研究生已獲博士學位的39人,已獲碩士學位的150余人,每年主講博士生課程1門、碩士生課程2門和本科生課程2門。
目前科研方向為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短距離無線通信及移動網絡系統芯片設計、通信與功率集成系統開發、微電子器件噪聲與可靠性應用技術等。曾經或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電子產業發展基金、國家重大創新項目等,涉及短距離無線通信芯片與系統設計、超高頻射頻識別標簽芯片、物聯網核心芯片與傳感器、可靠性無損檢測與診斷等方面。正在開拓的前沿方向有人體可植入芯片、生物電子微系統、無線能量采集和軟件無線電芯片等。
講座內容:
在過去半個世紀內,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微納電子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如今其應用領域正在從“計算機、通信、信息處理”轉向“健康、能源、環保”這三大更具生命力與發展空間的嶄新領域。莊奕琪教授最新撰寫的《生物醫療微納電子技術》介紹了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生物醫療領域中微納電子技術的最新發展與應用,獲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本講座主要講述類腦芯片和人體植入芯片近五年的研究進展和應用實例。類腦芯片是模仿人體神經系統的結構原理和運行機制,用微納電子電路來再造人工智能系統,以便實現甚至超越真實人腦的智慧。人體植入芯片則是將微納集成芯片植入大腦、臟器、骨骼和肌肉等人體器官,實現人體機能的監測、治療、給藥、康復甚至部分器官的替代,為人類健康帶來福音。
主辦單位: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上一條:學術研究漫談——以周恩來研究為例
下一條:學術研究漫談——以周恩來研究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