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求解非線性邊值問題的小波通用方法:進展與挑戰
講座時間:2019-11-25 9:30:00
講座地點:北校區主樓III-143北
講座人:周又和 教授
講座人介紹:
周又和,現任蘭州大學力學教授,蘭州大學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固體力學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主要從事超導材料力學、風沙電耦合效應、多場相互作用與非線性數值求解方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科研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七)、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和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均排名第一)、IEEE超導委員會國際獎勵和徐芝綸力學獎等。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國家教學名師獎、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和寶鋼教育基金會全國高校優秀教師特獎等。創建了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并曾首任主任,曾任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首任院長,主導了蘭州大學固體力學入選國家重點學科等。
講座內容:
非線性科學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它改變了人們對確定性問題的認知。相對于非線性微分方程的初值問題,對非線性邊值問題的求解要困難得多。尤其在強非線性情形中,一直缺乏通用方法實施有效的定量求解。本場報告主要介紹報告人的研究小組通過改進小波的生成方式來提升其性能,實現了近似解的展開系數由原函數在域內區間的直接單點表征,進而實現了任意非線性項近似解的封閉展開求解(即與截斷誤差無關)。定量計算結果表明:這一方法同時具有計算量少且精度高的優點,實現了從弱非線性到強非線性、從固體力學到量子力學、孤立波、流體力學的層流、結構動力控制等非線性問題的高精度定量求解,解決計算效率與精度不兼容的問題。截至目前,這一新的求解方法已被不同領域的國內外學者采用與拓展。
主辦單位: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