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頂尖期刊發表:理論與實踐探討
講座人:Leonard Neidorf 教授
講座時間:6月11日16:00-17:30
地點:南校區信遠樓II區502室
講座人介紹:
萊昂納德·奈多夫(Leonard Neidorf)現任深圳大學特聘英語教授。他擁有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和紐約大學學士學位。奈多夫的兩部專著分別是《〈貝奧武甫〉詩人的藝術與思想》(康奈爾大學出版社,2022年)和《〈貝奧武甫〉的傳承:語言、文化與抄寫行為》(康奈爾大學出版社,2017年),同時他還擔任了五部著作的編輯工作。因其在中世紀文學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奈多夫于2020年榮膺英國英語協會頒發的比阿特麗斯·懷特獎。迄今為止,他在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A&HCI)收錄的期刊上已發表逾百篇論文,其研究成果常見于《英語文學史》(ELH)、《民俗》(Folklore)、《新語言學人》(Neophilologus)、《英國研究評論》(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托爾金研究》(Tolkien Studies)、《日耳曼語言學雜志》(Journal of Germanic Linguistics)以及《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等權威期刊。此外,他還擔任《英語研究》(English Studies,泰勒-弗朗西斯集團出版)的副主編和《闡釋者》(The Explicator,泰勒-弗朗西斯集團出版)的主編。
講座內容:
本次講座將帶領我們深入探尋學術出版的核心本質。在當今大學體系里,論文發表已是衡量學者成功與否的關鍵標尺,然而,人文學科的學者們卻鮮少就“什么樣的研究成果才具備發表價值”這一核心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在本場講座中,萊昂納德·奈多夫教授將嘗試揭開頂級國際期刊編輯們在篩選稿件時奉行的那些“不成文”的評判標準。緊接著,他還將剖析這些期刊標準與當前人文學科教學法之間可能存在的張力與沖突,并就此提出若干建議,以期彌合學術發表與教學實踐之間的鴻溝,實現二者更和諧的統一。除了這場富有哲學思辨意味的探討之外,講座更將融入奈多夫教授本人與二十余家國際知名期刊打交道的寶貴實戰經驗,為大家奉上切實可行的策略與建議,助力提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成功幾率。
主辦單位: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