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兩年多,每天的感受就像是在黑夜里前行,不安全感一直伴隨著我。在創業途中,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前面是坑還是坦途。然而就在這樣的不安全感中,我依然會用‘奇特’這個詞來定義我的創業感受。它不是簡單的好或者不好,不是興奮或者沮喪,不是成功或者失敗。”和記者談起創業,蘿卜太辣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黃珊珊女士的描述很感性、很細膩。
“奇特”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或許只有身處其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但讓記者感到奇特的是“蘿卜太辣”這個奇怪的公司名稱。“我們經常會被誤會是種蘿卜或者賣咸菜的,但其實我們是英文名ROBOTERRA(機器人王國)直接音譯過來的。”黃珊珊笑著告訴記者。
蘿卜太辣科技有限公司其實是一家機器人教育公司,專注于青少年機器人教育領域,致力于幫助中小學生從小接受各種機器人設計及編程教育。他們通過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硬件模塊(已獲得中美專利證書)、編程學習的軟件云平臺(軟件國家認證)、體系化的課程(逐步進入課改),幫助孩子們成長為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動手實踐的工業4.0 時代的人才。
作為蘿卜太辣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80后的黃珊珊是個土生土長的西安人。西工大附中畢業后,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攻讀了通信工程專業本科,隨后去了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攻讀電子信息工程碩士。在美國工作的近10年里,她輾轉芝加哥、洛杉磯、硅谷等地方,在摩托羅拉等國外知名企業,從一名普通的工程師成長為一名技術高管。 2015年,她放棄了美國20萬美元年薪的工作,帶著5歲和3歲的孩子回到家鄉,開始了創業之旅。
“創業者都是有好奇心和創造力的人,因為每一個創業者都在用好奇心探究創業的奧秘,用創造力影響社會人的生活。我做的創業事業實際上就是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挖掘孩子們創造力的事情。雖然說我一直在科技技術領域工作了10年的時間,但對于教育來說我是個門外漢,但我一直堅信科技可以給教育帶來改變,能夠讓教育更加有效率地完成對孩子們的人格塑造。回國的時候,家人、朋友都不理解,說我是后媽,別人都擠破頭把孩子往外送,而我卻把孩子帶回來。在我看來,體制內、體制外、教育者、家長、中國、世界,大家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教育的創新和改變,是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最大程度地綻放他們自己的生命,能夠有方向、有方法、內心充盈、愛己及人。而我不論是作為母親還是目前作為這條道路上的創業人,一定會堅持走下去。”說到為什么放棄美國高薪回到西安創業,黃珊珊這樣回答記者。
雖然在創業中每時每刻都能感到不確定性,但蘿卜太辣科技公司還是在迅速成長。自成立以來,他們收獲了2015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海外賽區4強,取得近5000萬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短短兩年,已與近500所學校建立了合作,將機器人創新課程、stem實驗室方案推進到公立學校。“一線城市像北京、上海,其他的二三線城市都有我們的客戶,希望在創新教育上做出我們的努力。”黃珊珊向記者介紹。
說到目前西安的創業環境,黃珊珊認為社會環境對創業的認可還需政府層面的引導。她向記者舉了一個自己經歷的小事情:他們公司要在西安招一名前端工程師,工資水平至少跟大公司齊平,但看中的小伙子卻非常疑慮,擔心公司太小、人少,能不能繼續發展等等。為了打消他的疑慮,公司不僅邀請他多次來公司了解,跟現有員工了解情況,黃珊珊甚至還給他的妻子打電話做工作。可是在入職一周后他還是離職了,理由是太辛苦。 “這讓我有些無奈,在硅谷很多工程師都愿意降薪去創業公司工作,因為他們認為那意味著夢想的追尋、才華的展示、未來的無限可能等。創業是走夜路,然而最大的驚喜是這些同路人。我的父親是90年代從西工大下海去深圳創業,我的丈夫也在高新區創業。不僅僅是家人、朋友、同學、校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創業大軍中,夜路不再孤單。”黃珊珊動情地說。
(文/西安日報·楊斌鵠 攝影·馮 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