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練習不用去手術室,醫學解剖不用去解剖室,通過虛擬現實設備在家就能完成,這些聽起來只存在于科幻電影里的事成了殷朋舉口中他自始至終致力于追求的事業,而且這份當初怎么看都會被旁人覺得異想天開的事業如今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孫子兵法里講,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 殷朋舉講到他創業時這么概括道。從場地、金錢、合作伙伴、到團隊組建……一個真正切實可行的大學生創業規劃之處可能是白手起家,但一定不會是手無寸鐵。
本科時期,參加的眾多創業項目給了我實踐理論、真槍實戰的機會。后來作為訪問生在清華大學醫學院待了一年有余,之后又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實習了近一年,這些經歷讓我對科研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殷朋舉回憶起過往靦腆的笑了笑,這些經歷成為他創業最寶貴的投資,而后又補充道,不過沒什么事情是一帆風順的,創業也是如此,那時候我本科剛畢業,正值年輕氣盛,一心想把學到的專業知識趕快實踐起來,便萌發了出來創業的想法,在中關村租了房子,研究起電動汽車領域,當時一個人在北京,一方面沒人脈沒背景,一切靠自己的毅力撐著;另一方面專業知識儲備不夠完善欠缺許多,而且當時父母不停地規勸我繼續學業,我便做了妥協,于是后來回到西電一邊繼續深造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一邊繼續創業。”殷鵬舉稍稍頓了頓:“現在看來,這樣的選擇是正確的,讀到博士這個學位,除專業水平的鞏固提升,在這個專業領域也積累了一定人脈,方便了團隊構建,學歷也成為與別人合作時的敲門磚。”
“一邊創業一邊讀研讀博,一方面是跟著導師研究課題,一方面是自己的創業項目,即使得到了學校的支持,時間上總會有沖突的時候。我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學習工作效率,盡可能的各方協調。作為一個學生,我現在更多的時候還是和學弟學妹們待在實驗室研究課題,我很少和他們提起創業的事情”。自律,高效,謙遜,成為殷鵬舉沙粒成珠之路上的必備因素。

夢想鑄就團隊之魂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在中關村嘗試創業的時候,是單槍匹馬獨斗,回到西安,開始和別人一起聯合創辦真我三維公司,便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第一筆五十萬的訂單就給他和團隊打足了氣。
而后記者問道他收入的時候,他笑稱他工作學習之余的愛好是思考生命和世界運行規律:“創業這件事對于我這種極簡主義的人來說,最讓我感到有成就感的事,不是資金上的收入與回報,而是每每忙碌一天,看到這個為實現同一個目標而集合起來的團隊,都在為著同樣的夢想而奮斗,大家都完全融入這個團隊,分工協作,同甘共苦,這才是讓我覺得最有收獲的事。”在該專業積累有一定人脈的殷朋舉對所在的團隊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但以“認真心,不問前程事”
創業千般難,但是世上所有難事終究怕認真二字。殷朋舉和他的團隊已走過了初期的艱難,初嘗收獲的甘甜。
“現在已經有些成果了,目前研發出來的一些產品比如說虛擬現實技術、虛擬手套項目、第二代數字人即通過虛擬人體醫學影像建設,給醫學專業學生提供更多接觸人體解剖的機會。這些產品不僅早已簽下合作公司,還得到政府和西電的大力扶持,西電星火眾創空間不僅給我們提供了技術上的幫助還有場地以及諸多方面的扶持,目前在建的位于長安文化中心區域的公司,是經西安市政府以及長安區政府和王永康書記支持批下來的場地。”
殷鵬舉補充道:“虛擬醫療是一個全新行業也是一個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行業,我和我的團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繼現有成果之后“病理人”系列也將推出,不僅便于醫學醫療方向的學習,也使得醫患之間的溝通更加暢通明了。為了醫學以及醫學教育領域的進步,我們會為之更加努力,開辟出更加廣闊的前景和未來。”
(文/西電新聞中心·馬 原 攝影·葉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