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師說》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千博看來,作為一名高校老師,不只是簡單地傳授科學技術知識,還要從言行上影響和感化學生,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勤奮學習的可貴品質。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來,千博為教育事業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注重教學改革和課程體系建設,注重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和發展,對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培養青年教師,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取得了突出的業績。
科研為基礎,理論聯系實際
留校工作后的前15年里,千博一直以科研工作為主。在電力系統自動化方向,完成了35KV變電站微機綜合保護自動化系統等5個項目的研究,并發表《35KV變電站微機綜合保護自動化系統的總體設計》《變電站10KV配出線微機保護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變電站35KV變壓器微機保護技術》等多篇論文。在計算機控制與測量方向,千博完成了大幅面高分辨率彩色靜電繪圖機等10余個項目的研究,發表了《繪圖機伺服定位系統的抗干擾設計》《直線電機繪圖機驅動系統的設計》《直線電機繪圖機的位移測量》等多篇論文。
回憶起一開始的科研工作,千博坦言說搞科研很辛苦,再加上當時責任心過重壓力大,自己曾經連續兩三年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在沒有真正摸到竅門的時候,他也會覺得做科研比較枯燥,但等到慢慢弄懂了,科學理論經過工程對象實踐獲得成功的時候,千博心里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為他的科研工作帶來了興趣和動力,再加上領導的鼓勵,枯燥和辛苦的科研工作對千博來說也就不算什么了。
最初十幾年的科研工作為千博后來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千博認為,要想教好高校工科專業,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不參加科研,只憑書本是教不好學生的。
千博給學生上的專業基礎課自動控制原理,理論與實踐結合很緊密,如果只講純理論的基礎就是數學公式的三大變換,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學生根本不知道工程對應的意義。有著科研基礎的千博將其實際工程的意義告訴學生,不僅使學生牢牢掌握住知識點,還激發了學生對課程的極大興趣。講電路時,千博用生動實例告訴學生那些基本的電路能解決什么問題,以及自己科研中的體會。千博說:“工科院校的專業性很強,如果沒有科研基礎,只會照著書講,是不能給學生講清楚講透徹的。”
不同于講課時的照本宣科,千博上課時總是理論聯系實際。課本里講的很多概念,在工程上怎么稱呼,在理論上是如何定義的,他都將其一一對應起來。千博的學生,已留校任教的段學超副教授說:“千老師業務嫻熟,教學水平高,感染力強,無論多么復雜的概念知識點,經過他的講授大家都會清楚領會。”
備課嚴謹,啟發引導鼓勵式教學
從教34年來,前十幾年以科研為主教學為輔,后近20年以教學為主,同時不間斷地參加科研,千博為本科生主講了7門課,每年主講4門本科生課程,年平均教學工作量達到500學時。一開始工作的千博也曾遇到不少困難,會對上講臺講課產生畏懼的心理。在有經驗的老師帶領、鼓勵和幫助下,再加上自己努力,千博慢慢在講臺上展現出自己獨特的風采。
為了更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千博每年都會重新認真備課。每次備課,千博都會找上至少10本教材來研究。針對同一個問題,參考哪本書講得最好。在他看來,要講好一個問題,只看一本書不行,要博采眾家之長,并融進自己的思想和風格,多看多學才行。
課堂中,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千博很注重并擅長與學生互動。講完一個小問題就馬上詢問學生聽懂沒有,對于一些比較難的問題,他一次甚至會提問10多個人,進行啟發引導鼓勵討論,有不清楚的地方立即講解。對每個同學的發言,他都給與肯定的一面,不輕易否定。千博任教的一個班的班長曾在課下說:“這學期學的幾門課里,同學們對千老師講的自動控制原理理解最透,聽課效果最好,激發了大家聽課的熱情和積極性。”學生胡錦嫻告訴記者:“千老師是一個教學認真嚴謹,化難為簡,并極具耐心,對學生無比關心的老師。聽千老師講課,我總能快速理解那些復雜的概念。曾經有一次,我的作業出了一些問題,千老師不厭其煩,耐心指導,他這種精神激勵著我更加努力地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