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后要當老師,就要成為像曹老師這樣的老師。”這是1-9813班的徐紅霞同學曾經的感嘆。1982年留校任教至今,曹麗娜教授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從事著通信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講過《算法語言》《模擬電子線路》《通信原理》等十余門課程。她的課程以條理清晰、表述準確、板書工整著稱,其誘思教學方法深受學生的歡迎。她說:“教學工作已經融入我的生活,并占據了重要位置,甚至左右我的心情。如果這天上課的效果很好,會油然而生一種幸福感,相反就會心情郁悶。所以,為了每天能夠心情舒暢,我要努力講好自己的每一堂課。”
對于本科生的課,曹麗娜老師有著自己的一套設計方案。在開始每一章之前,她都會為學生梳理該章的內容主線,依照章節邏輯,明確“為什么學”“怎么學”“學了干什么”,在解析了需求背景、研究目的、學習思路后,她才開始根據自己所制定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通信專業很多知識點抽象復雜,而曹麗娜擅長用圖示方法詮釋晦澀抽象的理論。她還常運用比擬手法,引用生活中熟悉的通信例子,化抽象為直觀,化深刻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在分析問題或推導公式的過程中,她行成了全方位、多視角看待問題的習慣,將公式解析、圖示、物理概念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這也是她向自己的學生提倡推薦的學習方法。曹麗娜是010913班的張晨同學最喜歡的老師:“通信原理是一門很重要卻不易理解的專業課,而曹老師總能通過淺顯的例子、清晰的思路和精煉的表達使我們快速掌握知識要點。”
上課時,曹麗娜還會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靈活變換講解方法,并且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她根據多年教授通信原理的體會和經驗,總結出“通信原理十點教學法”,并先后六次受邀在各高校以及中國通信學會舉辦的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研討會上做大會報告,與百余所高等院校的300多位教師進行交流,獲得了同行的好評與贊揚。青年教師黃啟萍曾經全程聽過她講授的《通信原理》,她說:“在曹麗娜老師講授的《通信原理》課上,我深深感受到,教師要講好課,不僅要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廣博的知識背景,還要講究靈活的教學藝術,要兼備深厚的個人修養和突出的人格魅力。”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要上好一堂課,在課上表現得嫻熟自如,需要教師在課下進行細致充分的準備。曹麗娜教授要求自己對整本教材完全吃透,并將課后的練習題從頭至尾、一題不落地認真求解一遍。平時,只要一有新的教材出版,不論是國內或是國外的,她都會去買來研讀。備課時,她習慣先把自己當成一名學生,回憶自己在上學時學習相關內容時的體驗,帶著與學生一起學習的態度,去體會學生的困惑,從而找到恰當的切入點。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曹麗娜懂得,一堂課中不宜設置太多困惑,否則學生就會失去自信和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體會學生的困惑,分層次、循序漸進地設置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