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優雅、大方,是記者初見高鵬的第一印象,富有文藝范的她與記者約談的地方都是十分儒雅,環境格調更加襯出她的脫俗氣質。與其說這是一次采訪,不如說是朋友之間一次交心的談話。
高鵬,外國語學院講師、班主任。八年前,高鵬帶著青春的無限激情,懷揣對教育的真誠,加入到外國語學院英語教師的行列。她充滿著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熱情,飽含對教師行業的熱愛,八年來兢兢業業,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勇當開拓者---用心創“新”課堂
談及教學,高鵬由衷地感嘆:“教學真的變化很快,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現在的教師不再是教學生,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因此,她大膽嘗試創新,潛心鉆研,不斷摸索探討,將傳統教學中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學、自思、自練、合作交流的最佳課堂教學范式,教給學生獨立學習的途徑,引導學生運用已獲得的規律性知識去探索。
在高鵬看來,學習一門語言,不單單需要學習簡單的語句語法,文化更是不可或缺的學習內容。因此她很注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從多維度提高學生語言水平及跨文化交際能力。高鵬不拘于課本內容,她喜歡用“活”字充斥整個課堂。她用敏銳的眼睛觀察著生活中每個與學習英語有關的內容,找最新鮮的材料,如視頻、音頻、音樂等,精心整理后在課堂上展示,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在課堂上,高鵬會把每個單元的內容設置成一些有趣的任務,比如布置與單元內容相關話題的口頭報告、情境表演、視頻配音,將學習單元的新詞做成英文縱橫字謎、串聯成小文章等,讓學生課前去準備,課上展示。這樣新穎的活動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逐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學生們也從中收獲頗豐,學生劉曾緣說道:“高老師經常會在課堂辦一些小型的活動來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英語,這既鍛煉了我們的口語和表達能力,也提升了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高鵬精心安排的課堂,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2013年高鵬獲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優質教學二等獎,2014年獲得外研社“教學之星”講課比賽三等獎以及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2015年獲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二屆微課大賽二等獎、“第十五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文科組三等獎。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師之路任重而道遠,高鵬飽含對教學的熱愛,在教師行業一直摸索前行。
樂為奔跑者---用行動追求“美”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而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高鵬秉持這樣的理念,以身作則,她一直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參加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組織的“全國高校口譯教學研討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的“中國外語界面研究學術研討會”等各種培訓以及學校和國家的各類講課比賽。高鵬說:“我將工作中的每一個要求和任務都作為自己學習的壓力,把每一次培訓都作為自己學習的機會。”
在生活中,高鵬也是抱著“讓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充實”的態度,不斷地提升自己,實現多元化的發展。當聊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時,高鵬分享了她的畫作,無論是肖像畫,花盆上憨態可掬的貓,還是電視柜上的靈秀山水,都展現出她對生活積極的態度。高鵬熱愛旅行,她說:“旅行亦是一次修行。旅行過程中會保持放空的狀態,忘掉身邊的一切事情,去修行,回來以后就覺得自己煥然一新。”這些細碎美好的小情調,不僅僅給高鵬的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也給學生帶來了別樣的收獲。
“高老師是個文藝的人。現在仍記得老師向我們分享她拍攝的校園照片時說的一段話:這是我們一起學習相處、度過最美年華的地方。多年以后憶起,校園正是當年的校園,海棠還是當年的海棠,丁香依舊是當年的丁香,愿你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她熱愛生活,并且愿意分享她的快樂,帶動著我們一起熱愛生活。”劉曾緣對高鵬這樣評價道。
在學生薛靈靈眼中,高老師是個很“美”的人。她說:“高老師不單單是人美,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散發的那種氣質。看到她我能想到的不會是生活中的瑣碎,她身上那種積極向上,飽含熱情的狀態,一直都在感染我們。”高鵬的一言一行都在為學生做表率,她以自己的美好品質和生活態度,激發著學生對生活中真善美的追求。
化身引導者---用愛換取真心
課上,高鵬是學生眼中的良師,求知的源泉;課后,高鵬是學生的益友,訴說的對象。與學生相處時,高鵬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自己行為的最高準則,對學生嚴慈相濟,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她與學生之間建立了信任,形成了濃厚的師生情誼,學生們將她當作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僅僅是一位傳播知識的老師。“高老師給我的感覺更像一個姐姐,我遇到的困惑和問題,無論是生活中的還是學習上的,她都盡力幫我理清楚,分享給我她的經驗和方法。”薛靈靈說道。
與學生相處,高鵬有這樣的心得看法:“現在的學生都很獨立自主,對行政化的命令比較抗拒和排斥。翻譯專業女生較多,再加上女生特別注重個人的隱私,生活、情感又特別細膩,朝夕相處難免會產生摩擦和矛盾。因此與學生的溝通要潛移默化,我經常會和同學談心,用這樣化有形為無形的方式打通與學生之間的隔板,與她們展開心與心的交流。”
如今的學生大多不善言談,喜歡將自己的情感內斂在心里,只有到了關鍵時刻,才愿意發出心靈之聲。高鵬對此有很深的感觸,就在前不久的愚人節,高鵬給學生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說自己要去國外學習兩個月,今天是最后一堂課。大多數學生信以為真,課后紛紛與高鵬擁抱,合影,并喃喃幾句離別的話語。同學們的表達深深地打動了高鵬,高鵬回憶說:“我知道,學生們都很在乎我,很珍惜和我在一起的時光。”玩笑時的場面雖有些傷感,但高鵬的心里卻是蜜一般的甜。
高鵬與學生的接觸并不局限在英語課的課堂,她還擔任了2015級翻譯專業的班主任。由于不擔任翻譯專業班的課程教師,溝通起來也就沒有那么方便。為此,高鵬建立了QQ群,在群里會給學生發送學習資料和生活成長方面的文章,學生有任何問題,也都愿意在網絡這樣的環境里敞開心扉告訴她,她也會第一時間和學生進行溝通。除此之外,高鵬會定期安排班會和學生見面,從生活自理、時間管理、學習方法、甚至衣著修養這些方面和學生交流,給學生組織讀書沙龍活動并和學生分享閱讀感悟和體會。
高鵬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這一經典論述;踐行了“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一諾言。正如她的師德感言所說:“我們用愛給學生傳遞治學和人生態度,學生用朝氣感染我們初心不改。”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她,用自己的態度與經歷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用心播撒著愛的種子,收獲愛的碩果。
(文/西電新聞中心·盧少娟 鄭佳敏 查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