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3項牽頭成果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高密度柔性天線機電耦合技術與綜合設計平臺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實現學校歷史上牽頭獲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零的突破;“物聯網系統數據安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成像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段寶巖院士牽頭完成的“高密度柔性天線機電耦合技術與綜合設計平臺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項目自主研發了我國首個集電磁、結構、熱于一體的高密度柔性天線綜合設計平臺。成功應用于我國第一部最大的GBR防空反導雷達、首部靜電成形薄膜天線、“中國天眼”等重大裝備,實現產值34.4億元。開辟了我國天線技術研究的新領域,引領了我國高性能電子裝備的跨越式發展。
馬建峰教授牽頭完成的“物聯網系統數據安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項目突破了物聯網實體身份管理、數據安全管理、跨域權限管理三個關鍵技術,構建了物聯網數據安全技術體系,為跨物理信息空間、跨管理域、跨業務的數據安全服務和管控提供支撐。研制的邊界管控網關、云加密數據庫系統、高性能密碼服務系統等與國內外同類產品比較綜合指標排名第一。多項技術被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采用,近三年,新增了超過5億元經濟效益。
周峰教授牽頭完成的“成像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據悉,經網絡評審組、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評審,科技部審核,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有8位外國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給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
(文/李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