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檢索論文11篇,其中發表在中科院一區期刊3篇,二區期刊3篇;另外也在相關方向的國際、國內會議發表論文3篇。系統地探討了復雜網絡系統的建模分析、性能評估、結構優化等具有廣泛研究價值的問題。曾連續多年獲得校優秀研究生稱號,且于2016、2017、2019年三次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同時,該生還是中電集團-西電協同創新一等獎學金、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資助獲獎者。并于2020年畢業之際,獲人工智能學院優秀畢業研究生稱號。
求知問道千里行 攻堅克難百日功
2014年,王帥獲得了研究生免試推薦資格,但對于即將開始的科學研究工作的迷茫與困惑也隨之而來。從課堂求知到科研探索,如何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是每個研究生都會面臨的問題。每每遇到困難,劉靜教授的耐心指導、次次點撥使他獲益匪淺。劉老師時常教導學生,追求卓越是一個科研工作者必備的思想境界,也是邁向成功需要的精神素養。劉靜老師嚴謹治學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令他印象深刻,也為他樹立了前行的榜樣。在劉老師的幫助下,王帥逐漸找到了科研的方法,開展了計算智能領域的研究。
以文獻閱讀為基礎,以編程實現為手段,王帥充分地利用了大四的課余時間,不僅接觸到了種類繁雜的優化問題,也對于各具特色的尋優算法有了一定了解。在劉老師的指導下,他將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了復雜網絡系統的分析優化問題中。網絡數據的復雜性為屬性分析、性能評估、結構優化等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但這并沒有讓他退縮。通過研讀相關文獻,他不僅了解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還對前人工作進行了總結和歸納。在大四開始即撰寫學術文章,為后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腳踏實地勤治學 厚積薄發勇創新
步入研究生生涯以來,劉老師鼓勵他要勇于探索前沿問題,敢于設計具有原創性的解決方法。在出色完成研究生課程的同時,他也在智能算法的設計工作中苦下功夫,積累經驗。一方面,發現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處,在復雜應用場景下對于網絡系統優化問題進行建模;另一方面,根據網絡數據的特點,設計了合適有效的搜索算子以完成性能提升任務。相關工作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為解決實際系統優化難題提供了參考。
與此同時,積極參與學術活動,在2017年度IEEE進化計算國際會議、2018年度中國過程控制會議等知名會議上對于學術工作進行了口頭匯報,并與到會的專家學者深入交流,宣傳了學校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研究進展。此外,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前往英國薩里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交流訪問,在金耀初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數個課題的合作研究,進一步提升了自身學術水平,擴大了國際化視野。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王帥一直秉持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積極探索問題;以實踐驗證想法,拒絕拖延,力爭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他也保持著兼容并包的求學思維,積極借鑒同行提出了思路與方法,以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樂于奉獻助同門 志愿活動展風采
攻讀博士期間,王帥還擔任劉靜教授課題組研究小組組長,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協助管理部分學生。作為組長,他以身作則,樂于奉獻,積極幫助組內學生克服學習、科研中遇到的困難,營造了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有力地推動了課題組的研究進展。
他也積極參加學校、學院、黨支部組織的各項活動,于2017年9月以志愿者身份參與了由學校承辦的“一帶一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校長論壇,參與了主、分會場布置、嘉賓引導以及陪同翻譯等工作,為論壇的順利召開貢獻了自己的綿薄之力。王帥在學習與生活中時刻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緊跟黨和國家對青年學生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務、新要求,努力保持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團結、帶動周圍同學共同進步。
青春無悔憶初心 師恩難忘再前行
王帥已經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度過了近九年的美好時光,這期間有收獲新知的歡愉,有遭受挫折的困苦,有突破自我的喜悅,有孤獨冷寂的悲傷。西電求學的經歷令他終生難忘。他深知,成果的獲得離不開學校、學院提供的良好科研平臺,更離不開導師的指點、團隊的支持。在博士生涯接近尾聲之際,他心懷感恩之情,也對未來充滿希冀。人生路上,相信他會秉承和發揚西電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導師劉靜點評
王帥同學勤奮刻苦,專心研究,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與動手能力,已取得了出色的學術成果。具有很強的溝通交流能力。同時積極組織、參與研究組內各項活動,很好地帶動了周圍同學的科研進展。希望他繼續努力,在未來的人生中綻放光彩。
(文/西電新聞中心·王 澤 高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