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常見傳染病有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麻疹、流感等。其中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麻疹及流感均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所以每人都要充分認識傳染病對我們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輕者可影響工作、學習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遺癥甚至死亡。
0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本病高發于夏秋季,但各季節均有病例的發生,也是近年來易導致學前兒童死亡的急性傳染病。
【預防】
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患兒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6.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7.托幼機構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采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8.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地教育和衛生部門可決定采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措施。
9.目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已上市,建議動員5歲以下幼托兒童、學生等高危群體在了解、自愿自費等前提下進行接種,有效預防和控制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發生。
02
水痘
水痘是一種常見、多發的兒童傳染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可產生反復持續的、無臨床癥狀的潛伏感染。臨床特點是皮膚粘膜出現瘙癢性水皰疹。是發展中國家兒童的主要傳染病之一,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這種傳染病的有效措施。

本病多發生在冬未、初春季節。90%患兒年齡在10歲以下,高峰為6~9歲,但亦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包括新生兒期。通過直接接觸、飛沫、空氣傳播。水痘結癡后病毒消失,故傳染期自出疹前24小時至病損結痂,約7~8天。潛伏期11~21天,一般14天左右。
【預防】
(一)對使用大劑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損和惡性病者,在接觸水痘72小時內可給予水痘一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頂防作用。易感孕婦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終止妊娠是最佳選擇。
(二)水痘減毒活疫苗的使用:副作用少,接觸水痘后立即給予可以預防,即使患病亦極輕微,故對使用激素或惡性病患兒接觸水痘后應予以注射。
(三)控制傳染源:病人必須隔離至皮疹全部結癡為止。托幼機構中接觸的易感者應檢疫3周。
0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抱耳風”,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于兒童或青少年。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和腮腺腫痛。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腦膜炎(約8%)、睪丸炎(約6%)、卵巢炎(約5%)、胰腺炎(約10%)等。

【預防】
1、在兒童集體機構或人群密集處易形成流行,因而應少去公共場所。
2、注意室內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保證兒童睡眠充足。
3、患厭食癥者易早治療以增強自身免疫力。
4、可服中藥板藍根沖劑,連服三天。
5、近年來國內外開始采用減毒活疫苗皮內或皮下注射,或鼻口噴霧,90%的人可產生抗體,因此是最為可靠的預防措施之一。
6、一旦發現流行性腮腺炎,必須立即將其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學生。
04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粘膜疹(Koplik'sspots)及全身斑丘疹為臨床特征,并常可并發肺炎,而危及嬰幼兒生命。

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麻疹傳染性極強,傳染期一般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潛伏期第七日起已具傳染性,但以潛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傳染性最強。患者若并發肺炎,傳染性可延長至出疹后10日。經衣服、用具等間接傳染者甚少。
多發于冬春季節,其它季節也有散在發生。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個月~5歲幼兒發病率最高(占90%)。近年來成人發病有增長趨勢。患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較少見。
【預防】
(一)自動免疫:易感者都應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我國目前定于8個月時初種,4歲、6歲時各加強一次。
(二)被動免疫:年幼體弱及患病者如接觸麻疹病人,5天內進行被動免疫可免于發病,5~9天內進行則僅能減輕病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10%)0.2ml/kg,或胎盤球蛋白0.5~1.0ml/kg,或成人血漿20~30ml。被動免疫力僅能維持3~4周,3周后又接觸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三)綜合預防措施:發現麻疹病人應立即作疫情報告,并招待呼吸道隔離至疹后5天,有并發癥者延至10天。凡接觸患者的易感兒應檢疫3周,并根據情況給予自動免疫或被動免疫,接受免疫制劑者,應延長檢疫至4周。在麻疹流行期間,應大力宣傳患者不出門,醫藥送上門,易感兒不患門,集體機構加強晨間檢查,對可疑者應隔離觀察。
05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人類至今尚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傳染病,也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傳播速度快,容易發生大面積流行,甚至是世界性大流行。
流感是通過飛沫傳播的,好發于冬春季節,以經常形成局部或大規模的流行為其主要特征。此癥傳播力極強,且易引起肺部感染。流感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自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3天內傳染性最強,輕型患者在傳播上有重要意義。
流感流行的特點是突然發病,發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過程短,但能多次復發。
【預防】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傳染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預防措施包括:
(一)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
(三)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五)每天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六)在流感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七)流感疫苗接種是世界公認的預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種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實踐證明,免疫預防是減少流感危害的一種重要措施和手段,對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