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兄有一句人生格言:“粗茶淡飯為香,為他人滿水、滿酒為樂。”這充分反映了他為人做事的品質。1994年以后,他多次參加公關專委會舉辦的全國學術會議,他附帶的任務就是照相,給會議和與會同事留下了許多不同凡響的鏡頭。后來大家知道了這位年長的攝影者競是一位攝影理論家、教授時,都為他的“滿水、滿酒為樂”的精神所感動。其實與會者還不知道,他每參加會議都沒有一分錢報酬,我曾為此感到不平。他還專門為專委會制作一本畫冊《高教公關風采》,為專委會成立十周年增光添彩。
在看他家中藏書時,我想起了一句話:“化作春泥更護花”。他成名后,全力支持青年人成長,幫助他們編輯出版畫冊,寫文章、推薦、評論他們的作品,在書中和攝影刊物上為四十多位新秀撰寫評論。他和陜西師范大學青年攝影家李泛是忘年之交。在李泛的《西部影像》展出時,趙硅給他寫了一篇評論“塞路—出路”,高度的評價了李泛取得的成果。他形容兩人關系時說:“在二十年的交往中,我不斷地‘敲打’他,他不斷地‘擠兌’我,我體力不濟,跟不上趟兒,但他還是始終拽著我前行。”李泛屢屢在全國攝影比賽中奪金獎,最近獲國際大賽大獎,到英國去領獎,名聲大震,但始終稱自己是趙老師的學生。可他對外從不說李是自己的學生。一次李不解的問:“趙老師,你為啥不說我是你的學生?”趙說,“你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我不想借你的光輝。”
他的性格和人品受到許多人稱頌,因此周圍有許多師長和朋友,這其中有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蔣齊生,中國美術家學會會長、著名美學家王朝聞,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羅光達,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攝影家許還山,著名電影導演吳天明,著名學者肖云儒,黃土派畫家領軍人物、著名畫家劉文西,攝影家米家慶、青年才俊、攝影家李泛等等。我認為、看一個人的才學和品質的一個重要依據,就看他長期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趙兄幾十年和上述名家相接觸,再加上他本人的勤奮,可以肯定地說他雖想做沙粒,但必然會成為神奇的硅,變成寶貝。
兄弟密切合作
2008年由于高教公關專委會領導人更換,總部由西安遷到青島、新領導可能覺得我們兄弟倆還能做一些事,決定把學會會刊《高教公關天地》留在西安,趙兄為藝術總監,我擔任執行主編。我倆當時都已年近70歲,一方面考慮身體尚可,更重要的考慮是兩人可以合作一把,還能朝夕相處,因此也沒有推辭。從此我兩共同設計刊物欄目、共同在電腦下修改版面,共同老眼昏花的校對文章,共同為趕進度加班加點……。從2008年開始到2013年近六年時間內出到26期,在全國高校和專委會會員中產生了較好的影響。刊物送教育部高教司及中國高教學會,評價很高,提升了公共關系在教育教育主管部門的地位。
在此期間對趙兄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他既是攝影理論家又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雜家。除了研究攝影外,還擅長書法、繪畫、漫畫、泥雕、木刻,還擔任過電視“龍騰烏蒙”的美術設計。他說,王朝聞先生對我講過,各門藝術是相通的,這句話自己體會較深。比如練二胡時體會到,高音就是繪畫的高光,低音就是繪畫的暗部,所有藝術門類都是觸類旁通的。
在辦刊物中有兩個欄目是我兩合作的。其中一個是“雕塑與校訓”,趙兄真是有心人,他幾十年中到每所大學,就要把這個學校有代表的雕塑、攝入鏡頭,還專門寫了“雕塑——校園多彩的‘文化名片’。我對國內外各大學校訓有一定研究,也寫過”校訓——大學形象之魂“的文章。兩人合作相得益彰,連續刊登十幾期。接著我們又開辟“一文一畫“欄目,欄目只占一個頁碼,上面是我寫作的一篇短文,下面是他以“燕人”筆名畫的一組漫畫。惟妙惟肖,寓意深刻。例如一幅是”伯樂相馬“,伯樂身邊上、左、右三人牽著三匹馬,上面一匹寶馬,主人一言未發。左邊一匹劣馬,脖子上掛著錢的符號,主人說伯樂先生,小的這廂有禮了,評審費另付,咱不差錢。右邊一匹小馬脖子上掛一個權力印章,主人說伯樂先生,這匹馬可是XX領導騎過的。伯樂左右為難,心想那匹真正的寶馬咋辦啊?”充分反映了評職稱、作品評獎等方面的社會現實。更為深刻的是“反‘癱’英雄”,上下兩組,上面三幅,一個健壯的人到反貪科舉報,之后一只胳膊被打傷,纏著繃帶又到反貪處,之后一條腿被打斷,拄著拐杖到反貪局;下面一組此人腿、手臂被打斷不能站立,這時來了攝影記者、錄像的、送獎狀“反貪英雄”的,單位聘請監督員的四人,上面電視中被告被繩之以法。趙兄在這個欄目中發了二十余幅漫畫,篇篇針砭時弊,燕人的名字也在讀者中傳頌。
(祁洪斌)
<<趙硅網絡攝影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