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經過學院推薦和學校評審,劉凱獲得“師德標兵”榮譽稱號。劉凱在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感到驕傲的同時,也內心深感責任重大?;叵肫鹆粜9ぷ鞯浆F在的成長過程,劉凱認為他所取得的進步離不開師長和同學們的幫助和鼓勵。
1995年,劉凱來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學習,從此與西電結下不解之緣:1999年他本科畢業保送西電研究生,2002年,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他先后承擔了計算機學院本科《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微機系統》和研究生《VHDL語言與數字系統EDA設計》等課程工作。
用心講好每一節課,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剛剛留校的時候,劉凱擔任李伯成教授和裘雪紅教授的助教工作,在聽課前,他會自己先把課后習題完整地做上一遍。在每一次隨堂聽課過程中,他深刻地感受到如何講好一門課程,學習到講課的學問。從一開始站上講臺的緊張,到后來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漸在講臺上表現得游刃有余,劉凱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直到現在,他還經常會上網查看其他優秀老師的教學視頻來思考如何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劉凱認為,講好一節課其實包括了若干個環節,諸如備課、教案、節奏、重點、反饋等,但是最重要的莫過于用心。講課工作是自己的職業,也是學生們未來安身立命的基礎。曾經一次,劉凱在批改作業過程中,看到有個學生在作業本的空白處寫下了關于作業批改的疑問。經過仔細核對,劉凱發現之前批改作業時是按照自己的解題方法進行批改的,沒有考慮多種解題方法和可能。雖然這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件小事,劉凱卻深刻體會到了學生是最有創造力的,他說:“教師如果能夠很好地對其啟發,將會獲得更多的教學效果。”
在講課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講課效果是劉凱經??紤]的問題。為此,劉凱對國內外高校相關課程進行了深入分析,分別學習了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組織體系結構課程MOOC和清華大學相關課程,找出了可以改進的方法,并實施到本科教學過程中。
2015年,劉凱受學校委派擔任首批赴法國教學培訓教師團團長,他將國外高校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引入本科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劉凱說:“國外的教學環境與國內有所不同,他們比較注重反饋和交流,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創造互動課堂環境?!?/p>
劉凱還積極參與教學改革,探索適應計算機學科的本科教學模式。他于2007年在四川大學參加了易安信(EMC)組織的存儲技術課程培訓,并在2013年邀請國際商用機器(中國)有限公司(IBM)工程師走進學校做了3場工業界報告。由于在存儲課程和SSD教學工作,劉凱于2009、2010年獲得EMC優秀教師和2014年教育部-國際商用機器(中國)有限公司“優秀教師獎”。
在教材編寫方面,劉凱參與編寫了4部本科教材和1本研究生教材,其中“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二版)”是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同時,他與課程組其他老師一起共同承擔了2項校級教學改革項目,并獲校級教學成果獎2項。
劉凱還積極參與教學事務工作。在學院統一安排下,2014-2015年,劉凱先后參與修訂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3個培養方案;參與了網絡工程專業認證材料的編寫;參與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評估的材料編寫。他說:“通過這些工作努力,我們順利完成了專業認證等一系列的任務,我感到非常欣慰。”